現在城市學 Vol.2:都市的願景在何方?

傳統」是一個感情的問題,「現代」是一個理智的問題。
— 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漢寶德

通情、達理,才能反映一個文化的真實。在城市再生或區域更新的發展願景中,有幾個關鍵想法必須要被反覆討論與提醒的。我們不能代表所有的產業界意見,但就社會現況紀錄、與理想實踐的道路上,提出觀察意見。

別小看統計數據

統計數據的重要性在於,當我們看到一整排的數據提醒,立體感就出來了,特別是現在的新冠疫情

或許大家可以理解這個說法,但是否能夠在心裡,有一個理性的分析軸線,感受到、並且適當地對應?

新冠影響平日已經不彰顯,無奈最近的我,常陷入人生的長考;報復性(?)的採購、出遊與饗宴,在不知不覺中,填滿了大家的生活,說好的自我沉澱時間,檣櫓間灰飛煙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數據中心提供的即時疫情數字。Sourc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數據一排開,看得到統計的趨勢,以及研判過去發生的狀況。已經突破四千萬感染人數,超倍數成長、死亡超過百萬人的疫情,開發中國家持續的二波、三波段升高;說一點都不用擔心的樂觀,不知從何而來?

在過年期間,低迷的景氣讓大家恐慌,但四月底以後的高漲買氣,又讓人摸不著腦袋;只要碰到好朋友都會討論一下房市的熱度,也會聊是否是買房子的好時機。

在以前,或許這麼聊的確是個好話題,但在房地合一稅後,好像這樣聊的目標只有一個,我家多了新成員、不夠住了需不需要添購?

近二周來,政府又高舉的居住正義的大旗,開始放話房地產過熱

例舉:於思考與成績卓越的菁英分子,在一出學院教育就進入公職體系,理論上是值得鼓勵與讚許;不過各縣市政府的都更公宅政策、育嬰托老福利、教育理想的優化,有幫他們思考無後顧之憂嗎?

我相信台北市府只要提出新任職的北市府員工,享有公宅免費住半年、三年打折、五年補助購屋,一定可以有新一波的人口紅利。

又例如,獎勵都更、鼓勵危老,二者立場是否有落差?有沒有需要再做更細緻的對象、立場的區分?有時只是擔心,聰明人用笨方法對待,久了就會是一丘之貉。

政策的問題在哪裡?

看看台灣人口發展的趨勢,自1974到2020約略50年間人口持續成長,由不到1600萬人口成長到2360萬人;但很明顯的在2019年到達高峰,2020又回到2018甚至更低的水準。

在登錄的時間軸上到1990年都保持著1%以上的比例成長,往後除了1997年外都以直線下降的方式,甚至到了2018年成長比例降到低於0.1%,到2020正式進入負成長行列-0.08%,日本在2015年開始進入負成長-0.8%,已經持續5年負成長;雖然擔心但似乎也沒有看政府有具體有效的刺激方案。

人口變動趨勢總覽|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

人口問題是「國家級」的問題,增加生育率得口號各國都掛在嘴上,但實際的對策呢?

台灣的都市化程度在美國CIA的統計數字裡(The World Factbook)早已超過75%,但我們對於都市更新或再生的策略還是停留在30年前的初級理論

這樣就會陷入無止境的官兵抓強盜,居住正義「口惠而實不至」的喋喋不休爭論中;都更不應該只是蓋出新房子,也不應該僅有商業利益、資本收益的考量;氣候變遷的因應、回收資源的應用、能源效能的分析、韌性城市的規劃、運輸導向的發展、等等等,有一堆的大數據需要被分析與運用。

特別是國家根本的人力資源盤整,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真實的統計數字

如果我嘗試做一下統計學家,把數據分享給大家;看一下性別比、老化、扶老比例的數據。性別比數據係指族群中依生殖外觀的男性對女性的比率,在人類學統計出生男女的性別比大約為105:100。

我國平均的性別比在2000年以前大概都保持在105以上,目前趨勢大概在98左右;詳細比例在目前,依幼年(0-14歲)人口108%、壯年工作(15-64歲)人口100%、老年(64-100+歲)84%的比例分布。

老化指數是指老年人口對幼年人口的人口比例;可以看見由50年前的10%到2017年超過105%到目前的123%,確認台灣已進入快速老化的階段。

幼年人口及青壯年人口已分別自1984年、2016年起開始逐年下滑。|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

人口的問題真的已經造成未來的發展方向必須調整的嚴重地步,可以斷言絕對是國家安全的問題。扶老比則是老年人口對壯年工作人口的人口比例;50年來我們也從5%升級到22%;老年人口占全體國民人數,也從50年前的3.5%到目前的15.6%(雖較日本老年人口的22.6%還有些微差距。)

國家發展問題的嚴重性

統計數據會說話,也會有一定的推移效果,這種事情不會有「快速解決方案」,現在不做日後就後悔的毒誓永遠都依傍著。

很多類似人口的問題,像是衛生醫療、都市再生、基礎建設、環保綠能、甚至是開創性的運輸構想等;在我們的城市演進歷史中,幾乎都是一言堂式的發展、有沒有開放共同參與的空間。這些深刻的題目都是需要長期經營的,不能競選般地四年換一次,可能現在提的任何建議方案都要20年才能看得到成果,但是不做就會後悔。

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持續提高,預估於2039年突破30%|© Bloomberg

關於「更新」的思想實驗

傳統與現代,過去與未來,人口的故事告訴我們城市應該如何發展,在未來城市的生活與文化融合中,看起來在都市更新的基礎上更應該急迫的被定義。

更新是為了改善生活;國家政策的主管機關營建署在107年底提出的「都市更新發展計畫108-111年」的核定版中揭示,在都市更新大政方針以其具體作法下的預期效益是:

  1. 改善老舊建築耐震能力,營造安全居住空間

  2. 活化公有閒置資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3. 健全都市機能,提升城市競爭力。

這三項基本上都是站在上個世紀的工業進步與城市擴張的歷程中堆疊出來的陳舊想法。

就改善生活的前提,工法改良要不要介入、環保素材要不要強制、改善成效需不需要點檢﹍,看起來更新已經不是貼進口石材的問題而已!

臺灣人口密度分布圖(截至2018年8月止)|資料來源: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

近來又有社會學者一再提醒台灣住宅的「三高」問題:「高空屋率」、「高自有率」以及「高房價」;甚至實坪制登記又在立法諸公的手掌中變化出正義的大旗。

老百姓其實要的是合理、理性的引導,絕不會是跳樑小丑般的鼓動。

土地與居住正義牽涉民眾的生活負擔與財富分配,不動產所得分配是導致台灣所得差距惡化的原因之一,也是重要的社會課題。

我們一定得定義出「未來的理想目標」是甚麼,可以達成的階段任務又如何;分析過去、現在、未來的架構可能中,找到先後質變與量變的機會,個人認為才會是全民之福。

2021 GDP 各產業貢獻

密度不同的區域都更的需求理論應該不同,至少在都市生活可及性的綠地廣場、街道趣味上要加乘設計。不同產業形塑的區域,在未來永續發展上導向應該也要不同,本質上在GDP的分布不同消費就會不同。

我們強調都市更新後是否達成更新前的理想很重要,不是只有換新殼而已。其他的社會層面、心理層次必須都要健康才能夠大膽的往前邁進。

或許資訊開放的未來、Facebook、Google、甚至住宅大樓的使用管理中,可以方便看到自己的紀錄,幾乎現在的技術都已經成熟了。

這是可能的商機,資訊產業會改變現有服務業的思考!那大樓管理人、或許是佐柏格與佩吉呢?是否藉由雲端遙控與資料蒐集,二位霸主或市長可以操控我的人生?分享大眾的數據、使用他們的產品、AI技術越多、就越沒有祕密與自我,我們選擇甚麼?

所以我們認為,在都更議題思想的進化中,可以妝點出「思想未來性」;更多的資訊串流、更多的便捷服務、更多的綠地、更多的公共設施與公眾利益、更多的強健國力!

創新 X 實踐 X 文化意義

地方創生、驅動區域創新;都市更新社會危機意識,缺乏根基的移植仿效,人、土地、與生活的維繫。

「檢驗我們的社會是否進步;不在為富裕優渥的人增加了多少,而是在讓那些匱乏的人得到滿足。」
— Franklin D. Roosevelt

都市的發展也是一樣。在資本的移動下,台北市的繁榮區塊,從萬華、大同,轉移到工業化進程的大安、內湖,再移轉到整體開發的信義計畫區後,分散開來到了捷運沿線區域的帶狀發展。

對於過去的、窳陋的、喪失機能的、持續敗壞的都市紋理,似乎如果找不到歷史的定著點,也只能任其凋敝。

公共設施的補充很重要,像綠地、遊憩、托幼、安老都是可能創建的利基,但絕對不是打到哪裡做到哪裡。

科學的政府應該是要講求數據,把平均值與期望值做對照,國家長期發展戰略必須有所本,以此為主,才能夠有更新的戰術運用。

放任發展,恐怕會是像日本學者所謂的極點社會與地方消滅的可能。在東日本震災後成立的政府重要智庫「日本創成會議」推播下,對人口數據做了非常精確的調研判斷,針對人口動態對策、資源分派、設施整備、集約與多功發展、甚至是組織的調整等;以累績正確數據與事實的基礎,深度探討形成原因與解決之道。

由莊永明老師帶領的「大稻埕逍遙遊」|資料來源:台北霞海城隍廟

「別讓落後的持續落後」是一種自我砥礪,有著大同世界的情懷,因為所有存在的都應該使其適居適所。

前輩莊永明老師為何投入迪化街的復興運動,不只私心的他是大同區在的人,而是他的生活態度,認為生命有限、活該如此!尋根溯源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本來就是人類發展以來的歷史共識;存留的文化才是蘊養下一代人的根基,城市再生是否應該也要扮演文化深耕腳色的一部分?

人與生活

人,是我們關心的議題核心;生活,則是核心中最具體的展現。

建築是生活的容器;在容器裡的故事,就是生活的本質,需要適當的引導,並且在建築系統內落實,讓日常生活的刺激與穩定的變動來點生動精采:人與生活,共同孕育出文化的養分!

城市,基於職業與專業,也是我們關心的議題。隨手抓來二本書,想到「偶然」與「應然」;人文地理教授講30個日本城市的故事,讓人一邊翻著記憶中的歷史、一邊對照維基的現況細節,參與著即將的改變或預言;建築系的教授用科學的分類,對照著發展的歷史經典,提醒我們未來更寬廣的可能。

我們更在乎的是現在抑或是未來。一個有土地、人民、與共識的社群,存在的價值對於閒不住的我,認真的思考,接下來怎麼做才好?

現今遍地開發的更新改建專案中,我們要改善的重要目的到底是甚麼?更新的是財產、住家、人、還是生活?在有普世價值的社會契約論述的概念下,正義得以彰顯嗎?我們冀求的最大公約數在哪裡?

重塑共識的社會契約,保證隱私並取得公眾信心的「信任協定」,亦即大眾利益福祉。

規範城市民生的規則,討好、小利,可能會弱化了大目標成就。假設有條路,只有自己過得去、別人活不了,這路,還走嗎?其實我們的改造現況,同時牴觸、也砥礪著真理的辯證。

《再生與創新》林欽榮著|圖片來源

前副市長林欽榮在台北市的四年著實的給我們上了一課。

這本巨著的產生,對於城市的再生與創新論述,作為都市策略規劃的領導者的他,以半世紀的時間軸為基底,都市發展與都市治理的議題為經緯,完整了理論理想的驗證與實務操作反饋。

書中並對於都市發展的新議程、當代性的未來挑戰等的可能作了平衡建議。我認為林副給讀者最大的感動與收益是,台北市民未來如何生活!重點還是在都市中努力生活的人們。

最後

在疫情中思考人性,到底性善、性惡那邊多一點,除了疫苗的研發外,解決的根本問題在哪裡?現今的多事之秋,還有那麼多因疫源的民族仇恨、因管制而誘發的民主爭議、因保護而發起的黨派政爭,許多無法預料的狀況,讓我們幾乎遺忘了在百年前二次的世界大戰的紛亂起源。

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思想濫觴,宣揚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理論;社會因工人勞動產生進步的同時,創造更多的資本壓制勞動力的付出,只有資本家得利的不平衡、不合理發展。

看待問題如果失了焦點,就是各言爾志。

同事出去爭取開發的機會,回到辦公室分享,千篇一律的都是都市再生等同都市更新,都市更新等同幫建商創造蓋房機會,地主分配與補償越多越好...。

很少談論到地區發展、窳陋改善、災害防治、公益回饋,合理回報與適當貢獻只能自己人喃喃自語,這不是一個健康的發展!

一百五十前馬克思的理論,因資本發展的時代所產生的社會陷落;審視現在,除了資本主義表面上戰勝共產主義之外,似乎人類群體沒有太大的進步。

原因如何?要不是資本的性惡本質無法揭除,就是民主的衰敗基因的必然性,要不,就是人性的卑劣。

人的存在價值,還是要有生活的充實意義與愉快經驗!

我們正向思考;專業的工程師選擇繼續努力把品質做好,規劃設計師把科技的發展整合進產品的創造,業務專員尊重客戶探究需求打造未來,開發人員策定發展強化溝通尋求共識,管理專業組合大家的努力確保營運順暢。

幸福建築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地完成,永遠期待我們的下一個作品!

在城市學裡,都市更新的願景在何方?別讓落後的持續落後!

Joseph Lee

魯汶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喜歡音樂、熱愛藝術,更愛建築。 重視在建築裡的無形資產,相信賦予空間足夠的記憶、流動與創造力,能打造更寬廣的六感體驗。

Previous
Previous

平行時空:都更政策的黑與白

Next
Next

致美國:孤獨練習曲